“童伴姐姐”胡艳玲:为乡村孩子种下“希望”

2023-12-20 11:30  

11年前,她是村里的留守孩子,在“阳光家园”里拨开心中的“雾霾”,绽放出最灿烂的笑。

11年后,她是村里的“童伴姐姐”,在“希望家园”里呵护孩子们的“童心童趣”,守护留守儿童健康成长。

11年,是爱的轮回与传承,她长大成人,反哺家乡,用爱与陪伴谱写了她与留守孩子间最温暖的故事。

她叫胡艳玲,远安县旧县镇徐家庄村纪检委员、团支部书记,她以真情大爱为“针”,以“希望家园”为“线”,穿针引线,自发开展“家庭版希望家园”、“太阳花”等儿童公益服务项目,为留守儿童创建“希望之窝”,将希望的种子播撒进乡村孩子们心中。


坚守初心,放弃高薪回到家乡

胡艳玲于1998年11月生于远安县旧县镇徐家庄村,那时,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兴起,由于家庭贫困,胡艳玲的父母在她出生后便外出打工,年幼的她由外婆代为抚养,成为了乡村留守儿童。

由于缺乏父母的关心陪伴,胡艳玲形成敏感、自卑的性格,村里的孩子甚至称呼她为“孤僻玲”。直到2010年的暑假,村里办起了“阳光家园”,丰富的活动,趣味的课程,让12岁的胡艳玲体味到不一样的快乐,志愿者老师细心的关怀更是拨开了胡艳玲心中的迷茫与雾霾。自那以后,她逐渐变得开朗自信。

儿时爱的种子渐渐在心中生根发芽,大学时期,胡艳玲积极参与各项志愿服务活动,喜爱孩子的她尤其偏爱与孩子打交道的志愿活动,她坚持参与“四点半课堂”、“关爱自闭症儿童”、“希望家园”等活动60余次,先后被评为校级优秀志愿者、江陵县暑期“希望家园”优秀志愿者。

大学毕业后胡艳玲在武汉一家教育机构担任主管,优厚的工资并没有磨灭她心中的梦。2021年,村两委换届选举,机缘到来,胡艳玲与父母表达了想要回乡的意愿。“好不容易从农村走出去,怎么又想着从大城市回到山村!”面对父母的反对,胡艳玲耐心劝说“回到家乡,建设家乡,帮助留守孩子,这一直是我的梦想”,和父母彻夜长谈儿时留守在家的往事,父母最终给予了理解,她不顾身边亲友的非议,毅然决然辞掉工作回到家乡。

道阻且长,带领孩子“从心出发”

胡艳玲回到家乡后成功入选村两委,自此便将心扎进村里。除了处理好份内繁杂的日常事务,胡艳玲便将所有心思花在村里的孩子们身上。

“村里18岁以下孩子315个,14岁以下225个,父母双方长期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25人,父母一方在外长期务工的单方留守儿童28人.....”这是胡艳玲放在心里、记录在册的数字。为了摸清“家底”,胡艳玲回村就职后的第一个月,便对全村有孩子的家庭走了一个遍,在走访、入户的过程中,发现有的留守孩子因为从小缺少陪伴,性格孤僻、内向;有的家庭环境特殊,生活各个方面都需要帮助;还有的孩子无任何兴趣爱好,整天沉迷手机游戏……各种“疑难杂症”,像一根根小针扎在她的心上。细心的胡艳玲为他们建立起“个人档案”,根据需求有的放矢进行沟通、引导、帮助。

暑期来临,胡艳玲积极争取到“希望家园”项目,张罗着利用暑假时间为更多留守的孩子来一次“心灵洗礼”。“儿时参加的‘阳光家园’如今升级为‘希望家园’,这是让我梦想起飞的地方,现在我会学着当初引导我的老师的模样,去温暖、引导孩子们”。从组织留守儿童报名到接待志愿者老师,从保障志愿者老师食宿到保障活动安全顺利开展,从课程表安排到课堂活动效果,胡艳玲一直亲力亲为,那段日子,她每天5:30起床,先对教室及周边环境安全进行检查,再对当天课程安排进行梳理,为孩子们一一测量体温入场、全程参与教学活动.....孩子们回家后,她带领志愿者老师进行“复盘”,力求不断增强活动的安全性、趣味性、教育性。

手工绘画、趣味数学、安全常识、文艺汇演.....“希望家园”里精彩纷呈的课程及活动,让参加的留守孩子变得开朗、坚毅、自信,即将结束时,胡艳玲和志愿者老师组织开展了“百米画卷绘童心——幸福的家”主题绘画活动,7岁的小杰在画纸上描画出村内“希望家园”的模样,他说“这里就跟家一样,是我觉得最温暖最快乐的地方!”稚嫩的话语让胡艳玲的眼眶湿润,更是坚定了她心中的信念。


漫漫探索,为孩子种下“希望”

暑期“希望家园”结业典礼上,孩子们难舍与期望让胡艳玲辗转反侧,她反复思考着以后如何做的更好。以往靠自己单方面的入户走访,单一的“说教式”引导,效果不尽人意,覆盖面也不够广,为何不学着“希望家园”的模式,用自己的方式,将“希望家园”长期延续下去?

思索与实践并行,胡艳玲尝试着在自己家里小规模开展“希望家园”。她将自家的书屋收拾的干净又整洁,在征求了家长同意后,利用周末休息时间,在家里先后为小江、丽丽等10余个有需要的孩子辅导作业,开展课外阅读、趣味游戏。为了鼓励孩子,她还做起“知心大姐姐”,为孩子们讲述大学的美好时光,大城市的的缤纷多彩,在孩子们心中植入梦想。

日子久了,那些孩子的眼神变亮了,但当了解到更多的孩子需要帮助,胡艳玲日渐觉得自己一人的力量有限,她开始找寻更多的资源去关爱留守孩子。胡艳玲将自己的做法及想法告诉了村支部书记,在上级的支持下,她将自家的“家庭版希望家园”搬进了村委会,将“家庭版希望家园”与刚争取到的试点公益项目“童心港湾”相整合。有了阵地,图书室、室内活动室,水、电、网络都有了,从此,每个周末胡艳玲和那些留守孩子们有了温暖的“窝”。孩子们称呼它为“希望之窝”。

在这里,胡艳玲既是家长、还是老师、更是朋友。细致的她根据天气情况提前对周末活动进行规划,“简单的趣味游戏‘抢凳子’、‘吹乒乓球’可以增加孩子们的团结协作能力,阅读、绘画、舞蹈可以培养孩子兴趣爱好.....”每个周末至少一期,每期约15名留守孩子,胡艳玲根据报名孩子的需求安排各类活动。为了寓教于乐,陪伴与培养相结合,她尝试带领孩子“走出去”,春天带孩子去鹿苑河畔看花,感知大自然的美好,嫘祖文化节时期带孩子前往嫘祖镇,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,天气晴好带孩子到县城科技馆参观,让她们开拓视野。开展活动带孩子出门是一件吃力的事,行程、安全需要事无巨细。一天下来,胡艳玲常常嗓子嘶哑到说不出话,但看着孩子们的神采奕奕,她便又笑开了花。

除了每周末定期开展的留守儿童集体活动,胡艳玲也从未放弃“一对一”关爱帮扶,她对村里一些性格内心、自卑敏感的“问题孩子”建立了特殊的档案,定期跟踪进行引导,通过“跟踪式”培育,全方位引导问题孩子向阳而生。

2年的时间里,胡艳玲利用周末组织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150余期,累计服务村内留守儿童2300余人次。从“家庭版希望家园”到村委会“希望之窝”,义无反顾的坚守,用心用情的付出在孩子心中深深的种下“希望”,而胡艳玲被孩子们亲切的称呼为“童伴姐姐”。

无畏艰险,持续深耕关爱儿童之路

孩子们的反馈让胡艳玲有了信心,也有了更多的勇气去探索创新。摸索中胡艳玲逐渐明白孩子关爱工作,不仅关系到孩子,也关系到全社会。怎样才能将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由一人变为一群人?怎样的活动才能让孩子收获更大?怎样做才能由儿童辐射到全社会?她开始探索着健全徐家庄村留守儿童关爱体系,推进传统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转型。经过摸索,胡艳玲在长态化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的基础上,以“共同缔造”活动为契机,创新开展“太阳花”关爱留守儿童公益服务项目,并获得远安县公益创投比赛二等奖。通过宣传发动,吸引了更多公益组织及社工参与进来,形成了“4+n”的专兼职团队(4个村委会干部为全职,n个志愿者补充进来兼职),常态化开展心理辅导、课业辅导、特色主题活动、亲子活动、日常陪护、亲情陪伴、情感关怀、励志教育、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服务,有效为留守儿童赋能,激发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。

孩子们时刻牵动着胡艳玲的心,除了利用周末休息时间组织孩子们活动,平日里,无论风雨或严寒,深夜或晌午,只要孩子们需要,她总是第一时间回应。回村的这些年,胡艳玲几乎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周末,事实上,陪伴孩子的过程她也抗下了许多的责任与艰险。2023年11月18日,胡艳玲像往常一样,带领孩子开展活动,当日的行程是步行前往村安置小区关爱“留守老人”,在确认没有车辆行驶,招呼孩子们列队过马路时,不料一辆超速行驶的摩托车飞驰而来,情急之下,胡艳玲推开路中间的孩子,用自己的身子挡住了摩托车,“飞来横祸”让胡艳玲肋骨、右手骨折,右腿韧带严重挫伤,所幸孩子们都没事。躺在医院治疗的胡艳玲仍旧放心不下孩子,她通过电话与其他志愿者沟通“年末了,要到一些爸妈不能回来的孩子家里走访看他们”“这周天气好,可以带孩子们去户外开展活动”......

一路走来,经历的苦与累,伤和痛,没有改变胡艳玲的初心,她用爱心与奉献,责任与担当筑牢了徐家庄村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壁垒。面对未来,她说“将会一直坚持下去,努力把关爱乡村儿童的公益事业做的更好”。

通讯员:周鑫玉

编辑:刘中一

审核:陈大春

相关阅读

0 条评论
来说两句吧。。。
最新
来说两句吧...